2012年10月3日 星期三

十一海難… 心情忐忑




想寫一點甚麼,但心中不停地出現著一些讓人心酸的影像:小孩子在海水中掙扎、救援人員在水底看到生還者在拍打玻璃、海上正求救的人失聲看著「海泰號」離開,「捲起的浪令遇溺者更難求生」(生還者之憶述)...

今天我在閱報的時候很著意地想找到合理的原因,為何海泰號非走不可;但我始終沒法想通,要做到見死不救是何其難事?是的,船長在國慶日航班一加再加之下可能疲憊不堪;是的,有人在碰撞間受傷;也有人看到船身滲水;但我始終很不情願地想到,難道這又是中國人「自掃門前雪」的老毛病嗎?報道中提到有人要求船長回航救人,但更多人認為需要離開,情況到底有多危急,相信只有當事人自知,也但願作決定的人不用留著一份獨善其身的疚意,一輩子無法釋懷。

我真希望自己是錯了,很不想惘斷,但一個個畫面不段浮現...

-
在外國生活時進出商場,家長自然地會教育小孩子替別人拉門。在港每次Jobee興奮地替人拉門,大部份人們只會冷漠地經過,不回頭也不道謝;
-
懷孕的時候每次坐地鐵,香港男仕幾乎永不讓座,第一次有男仕主動站起來是一位友善的外國人
- 一次與一位英籍男同事一起步入office大堂,前面的港人沒有扶門,我已見怪不怪,他卻驚訝地說:"What's wrong with this man, not holding the door for a pregnant lady?"
-
日本大地震過後,民衆面對缺水缺糧,秩序井然;回憶97年身在加國經歷冰災,政府開放避難所,提供水電,入住的中國人居然把公用的熱水壼整個拿去了作自用
-
救護車在外國往往暢通無阻,其他車輛自動自覺讓路,在港卻多次看見救護車嚮聲震天,在前的司機大哥則從容不迫死不讓路

回憶也不是一面倒的,03年香港也有沙士英雄。這時我想到美國人總喜歡掛在嘴邊的"integrity",在中國文化中難道就不存在嗎?但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學會,在危難中要作取捨時,把社會責任及別人的生命放在高一點的位置。看見今日的民衆,我感覺教育尚未成功,同志仍需努力!

****
給孩子的注釋:2012101日國慶夜,南丫島附近海域兩艘客船相撞,體積較小的「南丫四號」於兩分鐘內下沉,38人罹難,90多人受傷;另一艘船「海泰號」則於事發後駛離現場,背負了見死不救的指責,個中詳情有侍進一步調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