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春花秋月何時了?往事知多少。」
從小,我就喜歡文字......
初中的時候,從哥哥的口中,我發現了有大量的唐詩宋詞,用廣東話讀起來比起國語更有韻味。最近見不少網上文章辯論廣東話是否沿於中古漢語,我不敢班門弄釜,只知道事實是很多押韻用廣東話讀來琅琅上口,在國語讀音下卻消失無蹤。
千年後的我們仍舊能以母語感受詩詞歌賦中的聲調與音韻,我為之自豪,亦相信不需作解釋。
王之渙《涼州詞》:黃河遠上白雲間,一片孤城萬仞山。羌笛何須怨楊柳,春風不度玉門關。
李白《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》:故人西辭黃鶴樓,煙花三月下揚州。孤帆遠影碧空盡,惟見長江天際流。
李白《早發白帝城》:朝辭白帝彩雲間,千里江陵一日還。 兩岸猿聲啼不盡,輕舟已過萬重山。
李商隱《錦瑟》:滄海月明珠有淚,藍田日暖玉生煙。此情可待成追憶,只是當時已惘然。
杜牧《贈別》:多情卻似總無情,惟覺樽前笑不成。蠟燭有心還惜別,替人垂淚到天明。
辛棄疾《青玉案》:東風夜放花千樹,更吹落、星如雨。
蘇軾《於潜僧綠筠軒》:寧可食無肉,不可居無竹。無肉令人瘦,無竹令人俗。
也許,文學與歷史對大部份人來說實在遙不可及。然而,放眼中華民族,能夠同時傳承了中古漢語與繁體文字的,也許就只餘下寥寥數百萬人......
統一的官方語言對民族融合自然貢獻不少,同時,方言也有其存在價值,尤其記載著遠古的智慧。研究顯示,全球約七千種語言中有四分一正在瀕臨消失。我們真的不怕失去母語嗎?
文化所得以傳承,就靠一代代的堅持。語言的黃金期一過,孩子錯過的便是千年的文化底蘊。
一刻不珍惜,古詩從此不押韻......
「問君能有幾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⋯⋯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